【石工】“碳”寻绿色未来 镌绘新质生产力“底色” ——石油工程学院“绿动东营,探望未来”绿色低碳科考实践队开展绿色低碳科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

发布时间 : 2024年08月16日 19:16   点击量:175

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,减少碳排放、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的号召,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“双碳”目标,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基于此背景,2024年7月23日-29日期间,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组建“绿动东营,探望未来”绿色低碳科考实践队(以下简称实践队),积极响应国家“碳达峰,碳中和”国家政策,赴东营市黄河口文化馆、科技馆、社区和企业一线,开展绿色低碳科考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
活动期间,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,聚焦绿色科技创新、绿色科考研究、绿色生活方式等领域,从黄河流域文化、创新低碳科技、湿地生态保护、绿色环保宣传和走访能源企业等五方面,深入了解东营地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、绿色低碳理念、技术和实践及城市绿色出行情况,教育学生重视创新科技,用科技践行绿色低碳理念,同时让绿色走进能源企业,用“双碳”端牢能源饭碗,鼓励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,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“双碳”理念的战略意义,用青春智慧把绿色低碳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去。

生态流域助绿色之路,思想引领助能源之魂

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深入探讨生态流域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,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利用生态流域助力绿色低碳建设。7月23日,实践队经过前期实践活动方案讨论、路线设定、人员分工与职责及注意事项等准备工作,第一站前往黄河口文化馆,实地参观,进行调研。近距离了解其黄河流域自然资源、生态空间,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、整体性保护,自然生态状况,探索寻求保护自然生态的解决方案。以及东营在深化油地融合发展、推进实施“双碳”战略的多路径研究、CCUS技术应用举措和在纵深推进新旧能转换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、提高创和新驱动发展水平等绿色低碳战略,端好石油能源碗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

“双碳”目标指引新方向,科技创新助能源转型

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下,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,而科技创新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。实践队来到东营市科技馆,先后参观青少年科技工作室、探索与发现、市民安全体验等展厅。科技馆里知识丰富、包罗万象,400余件神奇奥秘展品,涵盖了机械、能源、航天、数学、生命环境、声光学等十几个学科领域的知识,每一件展品都形象、生动地说明一个科学原理或一种科学技术的应用,说明科学伴随着人类的生活,在这里队员们被浓厚的科技氛围所吸引,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践行绿色低碳理念,同时实践队队员们以“双碳”为引航,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,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,探寻新能源为绿色环保做出的贡献。探索绿色科技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,推进绿色科技创新,积极建功绿色发展。

走进绿色湿地环境,探寻生态保护奥秘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,筑牢东营生态屏障,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以及深入了解湿地公园的生态状况、保护措施以及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。实践队来到东营市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进行深入地学习实践,了解森林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普及现状,分析湿地保护方面的问题,寻求改善方法,探寻湿地保护与绿色低碳之间的平衡之道。此外实践队在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的同时,更意识到保护绿色湿地的重要性。大家深感责任的重大,纷纷表示将把这份感悟化为行动,积极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列中,为守护绿色湿地贡献青春力量。

绿色生活你我行,享低碳建和谐情

为提高儿童对双碳理念的认知和民众的绿色环保意识,加强绿色低碳宣传。实践队前往仙河镇团结社区,开展“双碳”理念进课堂和市民绿色行采访、实时观测路况活动。实践队化身小老师,从节能减排、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、绿色饮食等方面开展教育宣传,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绿色低碳行为,让绿色环保的意识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。通过实地采访市民,实时观测路况等方式深入了解东营地区的城市绿色出行情况,向公众科普绿色出行等相关环保知识,提高公众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的意识,让绿色低碳出行理念进一步深入市民生活。

拥抱绿色生态梦,践行低碳责任行

增进环保、崇尚绿色、践行低碳,建设美丽家园,打造“绿水青山”,同时推动垃圾分类全民化、常态化,提高民众旧物利用意识,倡导集约、节约的生活方式,践行绿色低碳生活。实践队开展并参与了一系列的绿色低碳活动,通过旧物回收、绿色出行、垃圾分类和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等实践方式,使旧物重新利用,让旧物焕发新的生命力,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,以实际行动助力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。通过实践,实践队了解到绿色环保道阻且长,绿色发展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,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祉,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,携手同行,凝聚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力量,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。

绿色走进能源企业,“双碳”端牢能源饭碗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为更好的深入探索能源绿色发展之路,寻觅“双碳”成就之答案,让绿色走进能源企业,用“双碳”端牢能源饭碗。实践队先后赴东营市大明新能源有限公司、大明热源有限公司、胜利油田采油厂孤东一号站、九二三厂营二井、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、东营联合石化、宝港国际、5G智慧园区进行企业绿色低碳走访和参观调查。通过调研发现,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贯彻落实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战略部署,以节能、减排、增效为目标,大力推进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、标准创新,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。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,采用“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+吸收式热泵机组提温”工艺以及建设数套相关设施,进行节能减排;发挥自身企业优势,采用自主投资建设运营、BOO、EMC等多种合作模式,为油田新技术引进、新能源开发贡献解决办法,助力油田“双碳”目标和高质量发展;探索实践“风、光、热、储+多源微网”多能互补模式,推动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变,打造“光伏+”运行模式,积极构建“油、气、风、光、热”多能互补融合的新能源格局,绿色低碳采油厂建设驶入快车道。同时积极发展“CCUS”即: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等先进技术是作为当前背景下,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有力武器;发展丙烯产业链,研究新材料,携手并进绿色发展。大力发展海上风电,积极投产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,能源供应实现多能互补;实施绿色循环能源高端石油产业群,新质生产力“含苞待放”,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运营管理全过程,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,走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在这个多元化而快节奏的社会中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通过团队的绿色低碳实践,大家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能为环境贡献力量。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,才能共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,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要发展实体经济,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。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,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,应积极响应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号令,肩负着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。而作为能源专业的青年要紧跟国家发展需要,积极作为,积极响应,用行动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,传递绿色低碳的理念。同时作为石油工程学院的学子我们要结合石油工程、新能源等相关专业知识,与实践相结合,拓宽专业视野,提升专业本领,探讨油气开发与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产业体系。让绿色走进能源企业,用“双碳”端牢能源饭碗,以创新为发展动力,用青春建设美丽中国。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© 2022-2024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

主办单位:共青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 | 鲁ICP备202201153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