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开展2024年度团(总)支部对标定级工作的通知

来源:团委  发布时间 : 2024年12月05日 17:22   点击量:282

学院

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发布的《团(总)支部“对标定级”工作指引》有关要求,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,从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,不断提升团支部组织力,聚焦提升政治功能、组织功能、服务功能,扎实推进团(总)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,现将我校2024年度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工作时间

即日起至202412月24日。

二、工作对象

20246月1日前成立(满6个月以上)的团(总)支部纳入“对标定级”范围。流动团员团支部、临时团支部等不纳入。

三、工作标准

2024年团(总)支部“对标定级”应紧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,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战略和重大任务,重点在理论学习(含宣讲)、经济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、民主法治、文教体育、绿色发展、社会服务、应急处突、卫国戍边、统一战线、对外交流等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,激发团员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。重点评估2024 年度团(总)支部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和功能作用发挥情况,实行百分制赋分评定,各项指标分别赋分。对应星级参考如下:

——五星级团(总)支部(优秀,90分及以上),成立时间一年以上,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,组织力强,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效好,示范带动作用好。

——四星级团(总)支部(良好,80—89分),成立时间一年以上,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有较大成效,组织力较强,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效较好。

——三星级团(总)支部(一般,70—79分),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存在短板不足,有一定组织力,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有一定成效。

——后进团(总)支部(较差,60—69分),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,组织力较弱,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效一般,发挥作用一般。

——软弱涣散团(总)支部(60分以下,或存在“一票否决”指标所列情况的)。

四、工作步骤

(一)团支部对标自评

1、团支部在评分表中对照参考标准进行对标自评,采取“五评、双签字”方式确定自评结果,即评班子建设、评团员管理、评组织生活、评制度落实、评作用发挥,团支部书记和1名非支委团员代表分别在评分表上签字确认,并连同相关支撑材料提交所在学院。

2、在完成评星定级后,各团支部需核准成立时间、最近一次换届时间和申请入党的团员人数等信息录入“智慧团建”系统

3、评定为五星级的团支部,须在完成自评后填写相关事迹材料涵盖团的建设、团的工作、团的活动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等500字左右)。

(二)团总支复核认定

1团总支结合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和日常掌握工作情况,对照支部自评结果,实地采取“三必核、两必听”(核实“智慧团建”系统数据准确性、核验必要工作资料、核查自评结果真实度,听取支部书记述职、听取党组织和团员青年意见建议)的方式复核认定。

2、复核认定坚持优中选优,从严把握五星级和四星级团支部数量,原则上五星级不超过应评总数的20%。后进和软弱涣散团支部应占一定比例,防止“好人主义”,扎实开展三星级以下团支部限期整改。

3团总支“对标定级”结果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,接受团员和青年监督,公示结束并无异议后,通过符合的团支部予以认定。对团支部自评结果不予认可的,须向支部反馈存在问题,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。被列为重点整顿的团支部,完成整改后方能开展“对标定级”。

4、团总支应将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评分表及五星级的团支部申报材料于1224日前发送至邮箱shanshigqt@163.com。附件2纸质版(团支部书记、1名非支委团员代表签名)由各学院团总支收集整理并上交至校团委

(三)校团委抽查评估

校团委结合年度工作考核,抽查“对标定级”工作完成程度、程序规范、材料留存等情况。

五、工作要求

(一)评星定级以线下开展为主。各学院团总支应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督导,坚持严肃考核、结果公开。

(二)本次“对标定级”结果将与团内评优挂钩,未部署开展“对标定级”工作的团组织及其团组织负责人,2025年不得参评团内荣誉或参加团的重大活动。评定为五星级或四星级团(总)支部,2025年方可参评团内荣誉,原则上评定为五星级团支部方可参评学校“五四红旗团组织”,软弱涣散团支部在整改完成之前不得参评团内荣誉。

 

附件12024年度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评分表

附件2:2024年度五星级团支部申报材料

附件3:2024年度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统计表

 

附件1:2024年度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评分表.docx

附件2:2024年度五星级团支部申报材料.docx

附件3:2024年度团支部“对标定级”统计表.xlsx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© 2022-2024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

主办单位:共青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 | 鲁ICP备2022011533号-1